本篇导读是卷由阳明弟子薛侃于正德十三年(一五一八)九月在江西
本篇导读
是卷由阳明弟子薛侃于正德十三年(一五一八)九月在江西虔州(赣州)刊刻,记录者分别为徐爱、陆澄、薛侃。根据徐爱在卷首《引言》中的叙述,阳明在《大学》“格物”问题上,悉以“古本”为是而不同于朱熹《大学章句》为代表的“新本”之说,显示出阳明与朱熹的思想差异,以至于在社会上引起了种种揣测乃至质疑,但是他们却不知道正德三年(一五○八)阳明被贬到贵州龙场(今贵州修文县)后,有一番大彻大悟(史称“龙场悟道”),其学“固已超入圣域,粹然大中至正之归矣”,然而在社会上有的人或与阳明仅交一面,或尚未亲见耳闻,便根据“传闻之说”来对其思想妄自臆断,另一方面有些弟子由于未能久炙门下,故往往“得一而遗二”,不能全面了解阳明学说,鉴于以上情况,因此徐爱将其亲炙阳明十余年来的平日所闻加以记录整理,“私以示夫同志”云云。这段叙述清楚地表明了《传习录》的由来。徐爱所录今仅存十四条,但都很重要,“心即理”、“知行合一”、“良知”等重要命题及概念均在其中出现,而在陆澄及薛侃的记录中,则有“心外无理,心外无事”、“无善无恶”、“精金喻圣”等重要问题的探讨,内容丰富、令人回味。
/ []
爱 问:『「在亲民 2 ,朱子谓当作「新民」 3 ,后章「作新民」之文似亦有据。先生以为宜从旧本作「亲民」,亦有所据否?』
先生曰:『「作新民」之「新」是自新之民,与「在新民」之「新」不同,此岂足为据?「作」字却与「亲」字相对,然非「新」字义。下面「治国、平天下」处,皆于「新」字无发明。如云「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小人乐其乐而利其利」、「如保赤子」、「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此之谓民之父母」之类,皆是「亲」字意。「亲民」犹孟子「亲亲仁民」之谓,亲之即仁之也。百姓不亲,舜使契为司徒,敬敷五教 4 ,所以亲之也。《尧典》「克明峻德」便是「明明德」 5 ,「以亲九族」 6 至「平章」、「协和」,便是「亲民」,便是「明明德于天下」。又如孔子言「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便是「明明德」,「安百姓」便是「亲民」。说「亲民」便是兼教养意。说「新民」便觉偏了。』
爱:徐爱(一四八八至一五一七),字曰仁,号横山,余杭之马堰(浙江余姚)人,为阳明妹婿及首位弟子。正德七年(一五一二)与阳明同舟由南京归越(浙江),上卷开首十四条即当时的记录。
亲民:古本《大学》作“在亲民”,程颐改正《大学》时,在“亲”字下注“当做新”。
新民:古本《大学》作“亲民”,朱子采用程颐的“新民”说。
- 本章讲了三件事情教育人们不要做沽名钓誉、欺世盗名的人;不要做[图]
- 削发代首曹操( ~ )字孟德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图]
- 周紫芝鹧鸪天(一点残欲尽时)踏莎行(情似游丝)李清照凤凰台上[图]
- 不过真理往往有两方面诗的形式纵然是沿袭传统的它一直流传到现在[图]
- 淡淡泊这里指保持心灵的本真不添加任何外来修饰如同不调味而清淡[图]
- 孟子曰“孔子之去鲁曰‘迟迟吾行也’去父母国之道也去齐接淅而行[图]
- 汉武帝在位期间开始盐业仍由私营元狩中在实行铁官营的同时以同样[图]
- 秋毫喻微小,间孔隙芦芦苇,符苇中白膜《道藏》本、刘绩《补注》[图]
- 本篇导读是卷由阳明弟子薛侃于正德十三年(一五一八)九月在江西[图]
- 五音古代以宫、商、角、徵(zhǐ)、羽为五音又称五声此处也是[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