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徽唐时河中府妓女与出使至此的裴敬中相爱敬中去后徽请人画像寄
崔徽:唐时河中府妓女,与出使至此的裴敬中相爱。敬中去后,徽请人画像寄与敬中,说是将要为他而死。后来果然发狂而卒。事见《丽情集》。
本篇可谓是另一首悼亡词,只是追怀的对象不是亡妻,而是一名歌妓。明人卓人月(《古今词统》)、清人李调元(《雨村词话》),均注意此作。今人唐圭璋说:“此首忆旧游,辞情俱胜,最得清真(周邦彦)之神理。”(《唐宋词简释》)
上片起首先写现时景物,烟光摇曳,柳花飞洒,凄迷动人。而后由外入内,直视横琴,发挥想象,进入旧时情景。以下用三幅画面展现情人别后相思情态:泪湿风弦,不忍独理;梦绕王孙,懒出犀帷;讳言相思,自惊消瘦。一往情深,执着沉毅,描摹入神。
换头用惆怅一词,重提现实,而南楼三语将回忆逆推至更早的时候,即离别之前,欢聚之日,从而与现实的人天之隔形成强烈对照。又入三句写词人遍寻旧好,可惜三语则将悲剧性结局用比喻方式交待出来。结拍借崔徽故事表达永志不忘之情,无限低回。
全篇将现实与回忆中的多个画面交织错综,虚实变化,却始终围绕今昔不变的感情主线,因而显得章法绵密,确与周邦彦《瑞龙吟》等篇颇为神似。
秋霁 史达祖
江水苍苍,望倦柳愁荷,共感秋色。废阁先凉,古帘空暮,雁程最嫌风力。故园信息。爱渠入眼南山碧。念上国,谁是、脍鲈江汉未归客? 还又岁晚,瘦骨临风,夜闻秋声,吹动岑寂。露蛩悲,青灯冷屋,翻书愁上鬓毛白。年少俊游浑断得。但可怜处,无奈苒苒魂惊,采香南浦,剪梅烟驿。
上国:大国,指南宋。或指故园。
脍鲈:以鲈鱼作脍。西晋人张翰在洛阳作官。秋风起时,就想起故乡吴中的鲈鱼脍和莼羹。于是,随即命驾便归。江汉:词人曾因遭贬而流落江汉。见《晋书·张翰传》。
浑断得:完全断绝了音信。
苒苒:即冉冉,时光渐渐流逝。
本词当是史达祖贬谪时期的作品。《四库全书提要》以为,作者曾随李壁使金,疑此篇作于北行之始。
上片见秋色而怀乡。发端总写秋景。柳、荷能感秋色,则人不待言,更何况满怀愁倦的词人呢?废阁古帘,室内苍凉可见;又闻风中征雁悲鸣,益增凄苦。于是乡思倍增,转忆故园山水风物。
下片闻秋声而忆旧。陈匪石认为“露蛩悲”二句,“寥寥十四字,可抵一篇《秋声赋》读。”(《宋词举》)孤寂之中,遂忆起年少俊游,却又全无消息。即使要折梅采香赠与友人,又何从寄得呢?只有孤秀自馨罢了。
此词前后阕各有侧重:一是空间远隔,一是时间消逝。粗看似觉凌乱,实则层次清晰,脉络贯穿。
- 现代人紧张病积累是健康杀手 预防和改善的四个妙招[图]
- 舒芜按原诗前四句极言“日晚春寒”之感后四句作转语大意谓南浦销[图]
- 反通“返”引申为恢复、推行议礼指制定礼制制度在这里作动词用指[图]
- 禽郑自师逆公宾媚人即国佐甗(yǎn)古代炊器磬(qìng)[图]
- 下执事下等办事人员意谓不敢直接对吴王说话越国见祸指越王允常去[图]
- 萧娘为女子的泛称唐杨巨源《崔娘诗》“风流才子多春思肠断萧娘一[图]
- 数学极限概念由魏晋时代著名数学家刘徽创立公元年(魏元帝景元四[图]
- 这是由于光体一在弧心以外一在焦点以内的缘故【说】在焦点以内光[图]
- 桓公说“寡人读书造轮的人岂能随便议论!说出个道理也就罢了说不[图]
- 伧(cāng仓旧读chéng澄)父六朝时南人对北人或南渡北人[图]